安平樹屋

於台南市安平區德記洋行後面,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根據台南市府文化局調查,
從砌牆古磚推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及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判定,
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
此處曾做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
台鹽退休場長張坤煌先生說,1935年在此上班時,
倉庫牆面就已經有榕樹盤根,可見此處榕樹已有百年樹齡。

擁有特殊情調及神秘氣息的安平樹屋,經過台南市政府重新打造,請建築專家設計,
將樹屋視作一開放景觀藝術,已吸引不少單位接洽辦活動,
包括展覽、服裝秀、生態自然教學等。

本處光復後改為台鹽倉庫,曾一度荒廢任由榕樹寄生,經過半個世紀,
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類似吳哥窟大樹盤纏著「塔普倫寺」。

安平樹屋的奇景,引發藝術家的創造意念,在經費的支持下一度進駐其間。
後因活動終止,樹屋再度閒置,直到被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整體規劃
中,
經過專業的規劃,於93年底整修,提供木棧道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
形成特殊的地景建築,重現於世人眼前。(資料: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參觀安平樹屋及德記洋行之門票:全票50、半票25  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

以上為網路所查的資料。

PS 因為要錢咩,所以啊,我們只在外面拍拍照而已啦!







下次若有機會再進去參觀囉!






德記洋行(民國68年改名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國定三級古蹟 創建於同治六年

異國情調館內陳列許多關於先民開墾、耕耘、興學等逼真的蠟像

原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西元1867年),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
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

宣統3年(1911年)在安平的洋行都關閉後,日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臺灣光復以後,
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民國68年,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
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英商德記洋行,長二十英丈,寬十二英丈,與先後建立的怡記、和記、東興、唻記,
合稱安平五大洋行。洋行建築因為多數採用西方建築,
所以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此外,它們也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

整棟建築坐北朝南,樓高二層,主樓梯設於正向中央,一樓原為行員宿舍,走道居中,
左右各有三間房間,東西南三面均繞以拱廊,二樓空間與一樓房間相似,
但走廊圍以綠釉瓶飾欄杆,加上白色粉牆,在風貌上與安平傳統之民宅完全不同。
屋頂為桁架系統,上鋪瓦片,分成左右二個屋頂,均為四坡排水。
一般而言,西方人在台灣所建之房舍中,大多採拱廊模式,以避雨水及日曬,
拱廊拱圈成為該建築上之重要特色。

以上為網路所查的資料。

PS 因為要錢咩,所以啊,我們一樣只在外面拍拍照而已啦!






一樣,下次有機會再進去參觀囉!



呵,這樣是不是有藉口再去台南玩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なつ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